![]() |
淺談數字貨幣交易所現狀
更多的個人開始進入數字貨幣市場,傳統大公司進軍區塊鏈行業,數字貨幣市值不斷創新高。這一切都讓數字貨幣和區塊鏈技術正呈爆發式增長。
數字貨幣一天的交易額從2017年5月的約183億美元,增長到2018年5月的約2100億美元,漲幅超過了 1147%。
數字貨幣的總市值漲幅則超過6700% ,從2017年的不到570億美元到2018年的超過3810億美元。
得益于區塊鏈技術,社會也正朝著去平臺化、無需信任的經濟模式發展。但目前,數字貨幣交易所絕大多數卻是中心化的。中心化交易所除了監管困難,大量的黑客攻擊事件已經證明,它們的網絡安全也成問題。
那么什么是中心化的交易所?
中心化交易所是能讓用戶通過傳統法幣或主流數字貨幣買賣交易的平臺,是重要的流量入口,在數字貨幣生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這也是為何項目方擠破腦袋,想將自己的項目上線到大交易所的原因。Bithumb,Bitfiniex,Poloniex都是目前世界較為知名的大型交易所。
中心化交易所自身作為信用背書,為用戶擔保。這種運作方式意味著, 交易所是巨量用戶資產的保管者,服務器上存儲著數以億計的交易數據,這對黑客極具吸引力,所以中心化交易所有著資產被盜的安全隱患 。之前的門頭溝事件、幣安事件都是黑客攻擊交易所的典型案例。
中心化交易所很難進行大單交易,而小單交易的流動性又很差,全球市場被以地區為單位分割為幾個主要市場,幾家大交易所在交易量上并沒有明顯的領先者,市場割裂問題嚴重。
中心化交易所的另一大問題是交易的不透明。用戶永遠不知道正在掛單的是不是機器人。而且,在買賣單高峰期,延遲現象已經成為了常態。大量的投機者在市場橫行,而普通用戶們沒有更安全的方式進行交易 。
區塊鏈的從業者正努力打造更加透明、安全的交易基礎設施:去中心化交易所。去中心化交易所允許用戶間發生交易,并且允許用戶自身持有資產。然而,一個經得起市場考驗的大型去中心化交易的建立所仍然困難重重,要么是技術實現上仍無法落地,要么是交易成本太過高昂。
無論交易所是中心化的還是中心化的,在引導用戶交易的過程中,通常會引入恒值貨幣錨定傳統法幣,以此來對沖數字貨幣市場的高波動性風險。目前的恒值貨幣有USDT、UUSD、bitCNY 等,其中的USDT由Tether公司發行,Tether每發行1個USDT代幣,公司的賬戶都會有1美元作為抵押;UUSD由UBTC發行,并被納入UBTC的數字生態中,UBTC每發行1個UUSD代幣都以等值3美元的UBTC進行資產抵押。
在完全的去中心化交易無法達成的情況下,交易所、項目方所做的一切,都是在為降低用戶的風險作出的努力。而目前較為折衷的交易所方案是——半去中心化的交易所。這是一種中心化和去中心化交易模式的結合,試圖吸收各自的長處。隨著用戶的呼聲的日益高漲,越來越多這樣引人注目的交易所正在涌現。
搭建數字貨幣交易所,監管牌照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