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杭州濱江兒童藝術培訓機構
杭州濱江晨希藝術培訓學校15356819353是一所經教育局審批,集藝術與文化一體的培訓學校。學校占地面積1370平方米,設備齊全,被定為專業考級點的綜合類培訓學校。
杭州濱江兒童藝術培訓機構
親愛的家長朋友,歡迎你加入對浩瀚的古典音樂海洋進行求索的行列中!
也許你正在籌劃在不久的將來開始孩子的音樂教育,也許你的孩子已經是一個有幾年“琴齡”的小小鋼琴家,也許你的可愛寶貝尚在襁褓之中,可你已經迫不及待地在為他(她)編織那色彩絢麗的音樂夢. . . . . . 在所有現實與夢想的背后,你有否很認真地思考過這樣的一個問題“我讓我的孩子學琴的動機和目的究竟是什么?”無論你具體的理由是什么,我相信都是美好的,是充滿了為人父母之愛的。只是,我要很誠懇地告訴你-在孩子學琴的事情上千萬別摻雜進太多自己的理想和期盼-不要希冀孩子去完成你自己所向往而又未實現的;不要去追求別人因著你孩子的多才多藝而向你投來的羨慕眼光;不要預先為自己和孩子設立一個目標,并將這個目標作為你們日常生活的中心。永遠記住你的初衷-只為讓孩子擁有更美麗的人生。
我們每個人對“美麗人生”的定義不會完全一樣,但是相信你和我會在一點上共鳴,那就是,充滿愛和歡樂的人生。家長們見了面互相交流孩子學琴情況,其中一位嘆息說:我家里氣氛最不好的就是放鋼琴那個地方。其他人聽了異口同聲地回應:我家也是!有時確實是因孩子過于調皮、不乖,可有時家長們也需要反省一下自己,是否太“望子成龍”心切了?對孩子的期盼會不會太高了?在你注重提高孩***琴技術的同時,有沒有培養他(她)愛上音樂、享受音樂,有沒有隨時關注他(她)的習琴心理?美國牧師畢邁可(Mike Bickle)在他所著的書中回憶他親愛的父親-一位英年早逝的世界拳擊冠軍,在他幼小心靈上留下的愛的痕跡,書中寫到:“我還能憶起四歲時,他不停地對我說,我是多么棒。他全心全力支持我。當我有錯時,我能很快地改正,因為爸爸永遠會幫助我。(他)能對我的失敗視而不見,因為他看見我的內心. . . 爸爸鼓勵我長大了要參加奧林匹克運動會 …六歲時,他便開始讓我做體能訓練。八歲時,我每天接受數小時的訓練…但我并沒有背負要實現父親夢想的沉重負擔。我并沒有努力想使他快樂,我覺得他對我整個人已經很滿意。在他眼中我從未失敗過。我是這么的喜歡與他在一起…雖然我從六歲就接受訓練要成為拳擊手,但我卻在十四歲時改變心意,并告訴爸爸我寧愿踢足球。他的眼連眨都不眨一下,反而說‘很好,兒子,我要你做你真正想做的事情。’爸爸與我之間的友誼非常深厚,其中充滿了肯定與愛…”
我并不是想說在孩子學琴的事情上可以放任自流,或是讓一個還不具備判斷能力和自我約束能力的少年憑己意行事,而是想說,孩子們的心是最敏感的,又是最容易被傷害的,父母對他們這個“人”的關注遠超過對他們某一方面“成就”的關注是一種愛的反應,會產生很積極的效果。古典音樂本身是如此美好,需要用心去感受、去領會,但是家長過高的期望(有時是老師)、不當的學習方式常常在不知不覺中就扼殺了學生們天性中對音樂的憧憬和熱愛,而使學琴變得很痛苦、很機械。關于學琴及練琴,在這里有幾點建議:
1. 學琴貴在持之以恒。幫助孩子從開始就養成好習慣,避免總是處于“亡羊補牢”的狀態,所以務必要制訂一個嚴格的時間表,使練琴規律化、正常化,家長要以身做則,不要輕易打破常規,如,因其他活動取消或改變練琴時間等,使練琴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一個額外的任務、特別的事件。
2. 練琴時間要選在孩子精神狀態較好的時段,不要在容易困倦、精疲力盡的時候。如果這樣的時段不容易找,那就要設法在練琴之前小睡一下。年齡較小或注意力集中比較差的孩子,不要一次彈太久,最好能夠分幾次把所有的功課練完。既使年齡比較大并能集中注意力的孩子,一次練琴時間也不要超過五十分鐘,可以每四十五分鐘左右休息十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