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越來越頻繁地被問到,是偏愛白棚還是黑棚。在20年間,我在三個自處出充足的影棚工作過。當然,所有的窗戶必須掛上黑色不透光的帷幔,這樣才能堂現長時間曝光和在黑色底色上使用暗調光線進行拍攝(所謂的“低調攝影”)
在這段時間內, 我有大概10%-20%的工作可以使用自然光, 尤其是拍攝食品和室內布置。不過,通常我也會遇到一些工作,需要在特殊的、無法提供自然光的建筑內拍攝。
自然光影棚最重要的優點是房間的亮度, 如果這間影棚并不是專門用于拍攝的話。對于工作來說,自然光肯定比封閉房間里的人造光更加舒適。只有在沖洗照片時才會將光線減弱。
五年前,我搬到了一個影棚工作室,它被漆成了純黑色,沒有任何自然光。其優缺點對攝影來說產生了兩種操作的可能性。 和自然光影棚相比最重要的區別是,我在新影棚里必須人工布置所有的光線,直至細節部分,沒有任何可以現成利用的光源。這可以讓我從工作開始時就對光線狀況有很好的了解。房間里沒有可用于提亮的散射光,也沒有任何來自窗戶的光源,一切都必須人為布置。而另一方面,所有光源都在精準的控制之中。
黑棚的費用開支與產出成正比, 花費的金額要比自然光影棚高一些。 黑棚的高度也要更高一些,這樣能使光照面積更大,易于營造柔和的光線氛圍。達到這種效果的方式是使用白色的幕布,把它繃在框里,進行間接照明。可以把這樣一個框,就是大家所說的反光板掛在屋頂,當然,它必須是可以活動的,所以掛在一個正好位于中心的點上。整個懸掛裝置應該讓反光板可以進行各種調整。 利用四個角上的繩子,它可以繞著中軸旋轉, 并可以調整成任何斜度。這種反光板應根據影棚的大小制作,呈長方形,比影棚的工作區面積略小,方便旋轉。 我影棚里的反光板是在8.5mx10.5m的底面基礎上改造的4m x6m的規格。影棚高度必須超過3.5m。由于我的影棚高度是5.5m,這塊反光板可以非常理想地進行活動,實現大面積的頂光和側光效果。
當然,另一種可能使用到的是大面積的柔光箱和話筒架式的三腳架。 借助它們也可以布置大面積的頂光和側光。 它與反光板的區別是, 柔光箱只能一直使用同一盞燈,而反光板可以使用不同的光源,從不同的方向進行照明,使光質能夠適應任何需求,并且可以通過多盞燈輕松實現從明到暗的光路或如從冷到暖的色彩漸變。 由此, 反光板與柔光箱相比, 可以實現更加多樣的光質和氛圍, 也因此具備更廣泛的使用范圍。 在反射方面, 光路可以精準地設置, 光的柔度可以通過光源與反光板的距離來調整, 并且可以均勻穩定地從弱到強進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