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女士稱,首飾盒里的東西都是她一年年攢下來的,為了更好的保存,她前段時間專門做了個柜子放首飾盒,還在上面加了鎖。
上周四晚,她在生日前夕又收到丈夫送的項鏈,由于當時時間已經不早,她戴上拍了一張照片作為留念后,照例把項鏈放進了首飾盒鎖好。
生日當天,李女士決定把丈夫前幾天送給自己的項鏈戴上,但打開柜子卻發現,盒子里的首飾全都不見了。
“難道是丈夫收起來了?”李女士心生狐疑,但丈夫卻稱沒有碰首飾盒。
這時,李女士才注意到,柜子上的把手不知什么時候被撬掉了。
“家里肯定遭賊了!”李女士后背一下都涼了,三天前首飾都還在,家里也沒有任何人發現遭竊的痕跡,首飾哪兒去了?李女士與丈夫立刻報了警,并通知了物管處。
小區保安亭形同虛設派出所民警取證后發現,李女士家中沒有留下其他可疑指紋,但門鎖上卻有被撬過的細微痕跡。
經多方面調查核實后,民警判斷是入室偷竊。
“不是這件事我還不曉得,小區的監控居然壞了一年了。
”李女士稱,她在報案后找到物管處索要錄像,卻被告知小區內的監控系統因線路老化無法使用。
據李女士和多家住戶稱,最近一年來,小區物管的安保工作越來越差,北門的門禁設備長期打開,外來人員隨便進出,保安亭形同虛設。
此外,就在李女士居住的24棟樓下,進門處門禁也已經壞了半年之久,業主其間多次找到物管反映問題,但每次總是不了了之。
“大家交了這么多物管費,連起碼的安全都不能保證。
”同樣住在24棟的劉先生表示,他曾不止一次看到有陌生面孔進入小區,而保安卻連問都沒問,就直接任其進入。
自從知道有住戶家里被竊之后,他最近出門都要反復檢查幾次門鎖,才敢放心離開。
入室盜竊跟物管有很大關系21日下午,記者同李女士一起再次來到該小區物業管理處。
對于李女士的遭遇,物管處負責人表示,此次事件的發生的確是物管的失職,日后會加強對小區工作人員的教育和管理,做好安保巡邏工作。
由于此次案件涉及金額高達兩萬余元,雙方目前還在就賠償問題進一步協商。
當天上午,記者就此事咨詢了區國土局物管科,相關負責人稱,小區住戶發生入室盜竊,跟物管處安保工作有很大的關系。
中山路派出所民警表示,從近年來發生和破獲的案件看來,入室盜竊極易轉化為搶劫、殺人等惡性犯罪。
各小區物管和安保一定要多加管理和巡邏,若有陌生人進入,一定要采取詢問和登記。
此外,監控設備也要盡快修復和完善,一旦有犯罪分子出現,監控錄像可以方便警方更快破案。
同時,民警也提醒廣大市民,盡量不要將現金及貴重物品放在明顯的地方,出門時一定要注意反鎖門窗,以免發生不必要的人身及財產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