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貿網|中國自貿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 正文

智能制造備受追捧,地方性政策相繼落地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9-02-25  瀏覽次數:1
核心提示:在今年的地方兩會上,實體經濟再次進入地方兩會熱詞榜,智能制造廣受多地熱捧。另據之前媒體報道,入列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
 在今年的地方兩會上,“實體經濟”再次進入地方兩會熱詞榜,“智能制造”廣受多地熱捧。另據之前媒體報道,入列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或達30個。專家認為,未來,我國制造業東部轉向高端裝備制造、中部產業升級、西部優勢產業突破的“新三極”格局有望加速成型,而智能制造則成為制造業的新突破口。  智能制造成地方兩會熱詞 各地政策望相繼落地  在中國經濟轉型升級檔口,廣西提出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重點發展軌道交通裝備、海洋工程裝備、智能制造裝備、新能源汽車等,力爭先進制造業占全部工業總產值比重達30%。江西提出全年推廣智能機械1000臺(套),培育40個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2個智能制造示范區,建設一批“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湖北提出著力抓好50家國家和省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帶動1000家企業實施智能化改造。安徽則提出在集成電路、太陽能光伏、高端數控機床、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及高端醫療裝備、燃氣輪機、智能機器人、語音等重點領域聚焦發力。  作為典型新興產業和先進制造業,集成電路產業受到湖北、安徽等多地追捧。例如,湖北提出重點抓好國家存儲器基地等項目建設。資料顯示,2016年3月,總投資240億美元(約1600億元)的存儲器基地在武漢東湖高新區啟動,項目實施主體為武漢新芯集成電路制造有限公司(簡稱武漢新芯);同年7月,武漢新芯與紫光集團成立“武漢長江存儲科技有限公司”,著力發展大規模存儲器。  湖北省正式發布《湖北省智能制造裝備“十三五”發展規劃》提出,到2020年,湖北省智能制造裝備產值力爭達到2000億元,加速建成國家級智能制造裝備產業基地。  湖北省將以高檔數控機床及系統、機器人、智能光電子裝備、智能增材制造裝備(3D打印)、智能交通運輸裝備、智能醫療裝備和智能制造核心基礎設備等七大領域為重點,開展核心技術攻關,培育40家年收入過10億元的骨干企業和50家集成能力強、輻射帶動力大的工程技術服務公司,參與全球智能制造的競爭與合作。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裝備制造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和10個支撐子規劃近日發布。《規劃》提出,“十三五”期間,自治區裝備制造業將圍繞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積極實施“一二三八十”工程。力爭到2020年,實現工業總產值1500億元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速達到12%,實現利潤110億元,實現國際營業收入200億元。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主站蜘蛛池模板: 荣昌县| 朔州市| 贡山| 永善县| 昭苏县| 长垣县| 江津市| 辉县市| 巩留县| 安岳县| 东乡县| 新余市| 张家港市| 江阴市| 安多县| 南安市| 安龙县| 克拉玛依市| 灌云县| 襄城县| 射洪县| 泾川县| 安国市| 芦溪县| 嘉祥县| 平顺县| 定西市| 雷波县| 特克斯县| 佳木斯市| 洛扎县| 安化县| 会同县| 黄山市| 泽普县| 礼泉县| 鲁山县| 明光市| 泸州市| 进贤县| 林芝县|